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8的文章

學習共同體實踐的理路---以學習情境營造為例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課堂要如何進行班級經營?」這是學習共同體實踐上老師們經常會問的問題,對這樣的問題我充滿了興趣,因此本文試著嘗試分析這個問題背後潛藏的幾個有意思的觀點;並嘗試整理佐藤學相關的文獻來回答問題,期能對現場實踐學習共同體的教師有所啟發。        首先是確認「學習共同體」和「班級經營」這兩個詞之間是怎樣的關係?在「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課堂要如何進行班級經營?」這個問題中,似乎是把「班級經營」這個概念放在「學習共同體」的概念之下,亦即這問題要討論的是:學習共同體的實踐中,除了課堂的教學外,我們要如何進行班級常規的經營,以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然後在課堂中能夠實踐學習共同體的理念。而另一類的概念是把「學習共同體」放在「班級經營」概念之下,如高翠鴻( 2012)的「學習共同體理念在班級經營之應用」一文,這篇文章標題似乎是:應用學習共同體的理念來協助班級經營,以讓課堂的班級經營更佳,然後讓課堂的教學和學習更有效,所以,學習共同體的實踐成為一種策略,目的是要建構出好的班級經營。         不管是哪一種隸屬關係的提問者或撰文者,其實都在做一種嘗試:即嘗試用一種已知的概念(班級經營),試圖去詮釋一種新的概念(學習共同體),然後試圖形成一種理論模式或想像的世界(figured world)。而這種模式,大體上是化約的、簡化的,這種理論模式有其優缺點。優點是:理論是變動的,隨時可增刪,而且可以做為溝通和言談的基礎,而省去我們大費周章去為每一個名詞定義一番或用一堆冗長的詞語作為溝通的用語。但其缺點是:因為是化約的、簡化的,往往在這過程中過度化約了概念的內涵,形成了無法完整涵蓋原典用語的涵義,從而曲解了概念的意涵,甚致形成實踐上的偏差或形成溝通上的誤解或張冠李戴。         本文不嘗試去分析和定義「學習共同體」的理念為何,這需要花費太多篇幅來論述,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參閱佐藤學關於學習共同體理念的著作。我就假設讀者們都已經理解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理念,且在認知上也都已形成一個化約的「想像世界」。那接下來我要敘說的是「班級經營(classroom management)」的含義。駱怡君、許建將( 2010)引用張春興的定義:指班級經營是在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行為的一切處理方式;包括消極地避免學生違規行為的發生與積極地培養學生遵守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