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共同體實踐教室「ㄇ」字形座椅圖像世界(figured world)的意涵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課堂中,最常見的座位是「ㄇ字型」排列的做法。這種課堂教室物理環境從傳統「排排坐」轉換為「ㄇ字型」坐法,創造了學習共同體實踐教室的一個圖像世界 --- 是一幅簡化世界的圖畫。此圖像世界告訴我們「ㄇ字型」排列的課堂才是學共實踐教室典型的、常態的座位模式;這種典型的常態的模式,可能以想像、隱喻和敘事的方式儲存在我們的腦中,且成為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並成為我們用以理解學習共同體世界的故事、理論。 但圖像世界會隨著脈絡、人們所處的社會和文化社群而改變,這不僅是一種有形空間的改變,更重要的隨著這種物理空間的改變,其所創造出的 心理環境 / 視覺空間 、 學習活動 / 學習文本 、和 師生關係 / 權力運作 等情境意義的改變。學習共同體實踐的教師,如果對教室物理空間改變背後的意涵能有所思考和理解;同時透過這份理解和覺察,對照自己潛藏的「靜默知識」,才不會遭遇徒具形式的課堂空間改變危機,而讓教室學習共同體哲學的實踐具有更多元圖像世界的可能性。 本文嘗試剖析教室中ㄇ字型座椅排列背後具有的意涵,筆者認為至少具有以下三種 : (一) 課堂權力運作 / 師生關係的改變 傳統排排坐的教室,教師往往位於教室的正前方,因此,教師是全班學生目光集中的焦點,再加上教師往往站著俯視學生,學生必須微微仰起頭看著老師,這種放射狀集中的目光、和教師從上往下俯視的視角,讓教師成為課堂權力的中心;久而久之,學生習得並成為權力的從屬,慢慢的被制約成為課堂被動的等待者。再者,課堂正前方的黑板,也因此種視線集中,讓黑板具有權力中心的意涵,所以黑板被神聖化、權力化,成為另一種教師權力的「替身」,黑板本身具有學習思考可視化和交流的載具功能,慢慢的成為課堂中教師專用的權力化身。 ㄇ字型教室座位的安排,其中一種意義在讓教師權力「去中心化」。這意味著教師不再是學生們目光的中心。坐在ㄇ字型位置上的學生,他抬起頭來首先看到的是他前方 / 對面同學的臉 / 目光,它創造了學生視線交流,這種交流成為培養學生互學的基礎;而除了學生正前方目光交流之外,當需要對話時,兩旁同學成為相互聆聽 / 相互學習的夥伴,這種座位安排創造、鋪陳了那種相互關照、似有若無的學伴關係。 因此,在ㄇ字形座位的教室,教師必須學習不要久站講台 / 前方。教師可以搬張椅子坐下來,在教室前方、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