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共同體實踐教室「ㄇ」字形座椅圖像世界(figured world)的意涵


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課堂中,最常見的座位是「ㄇ字型」排列的做法。這種課堂教室物理環境從傳統「排排坐」轉換為「ㄇ字型」坐法,創造了學習共同體實踐教室的一個圖像世界---是一幅簡化世界的圖畫。此圖像世界告訴我們「ㄇ字型」排列的課堂才是學共實踐教室典型的、常態的座位模式;這種典型的常態的模式,可能以想像、隱喻和敘事的方式儲存在我們的腦中,且成為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並成為我們用以理解學習共同體世界的故事、理論。
但圖像世界會隨著脈絡、人們所處的社會和文化社群而改變,這不僅是一種有形空間的改變,更重要的隨著這種物理空間的改變,其所創造出的心理環境/視覺空間學習活動/學習文本、和師生關係/權力運作等情境意義的改變。學習共同體實踐的教師,如果對教室物理空間改變背後的意涵能有所思考和理解;同時透過這份理解和覺察,對照自己潛藏的「靜默知識」,才不會遭遇徒具形式的課堂空間改變危機,而讓教室學習共同體哲學的實踐具有更多元圖像世界的可能性。
本文嘗試剖析教室中ㄇ字型座椅排列背後具有的意涵,筆者認為至少具有以下三種:
(一)   課堂權力運作/師生關係的改變
傳統排排坐的教室,教師往往位於教室的正前方,因此,教師是全班學生目光集中的焦點,再加上教師往往站著俯視學生,學生必須微微仰起頭看著老師,這種放射狀集中的目光、和教師從上往下俯視的視角,讓教師成為課堂權力的中心;久而久之,學生習得並成為權力的從屬,慢慢的被制約成為課堂被動的等待者。再者,課堂正前方的黑板,也因此種視線集中,讓黑板具有權力中心的意涵,所以黑板被神聖化、權力化,成為另一種教師權力的「替身」,黑板本身具有學習思考可視化和交流的載具功能,慢慢的成為課堂中教師專用的權力化身。
ㄇ字型教室座位的安排,其中一種意義在讓教師權力「去中心化」。這意味著教師不再是學生們目光的中心。坐在ㄇ字型位置上的學生,他抬起頭來首先看到的是他前方/對面同學的臉/目光,它創造了學生視線交流,這種交流成為培養學生互學的基礎;而除了學生正前方目光交流之外,當需要對話時,兩旁同學成為相互聆聽/相互學習的夥伴,這種座位安排創造、鋪陳了那種相互關照、似有若無的學伴關係。

因此,在ㄇ字形座位的教室,教師必須學習不要久站講台/前方。教師可以搬張椅子坐下來,在教室前方、左方、後方,甚至隱身在學生群的ㄇ字型位置裡。當你坐下來和學生對話時,學生不再仰視你,你也不再俯視學生,此時,你會發現那種平行視線交流,默默改變了彼此的師生關係,從而創造師生間更為穩定/信賴的關係;同時,這種平行的視線交融,讓聆聽更為清晰、更為沉靜。

(二)   學習活動/學習文本的改變
ㄇ字型的座位安排,是為了創造課堂中生生之間更多的對話、分享和聆聽。如果課堂裡排定了ㄇ字型座位,但是老師依然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講述,同時配合工具理性的行為改變技術,酬賞學生表現時,那ㄇ字型的位置就失去因身體位置改變所創造出的學習優勢環境。
ㄇ字型的座位安排利於小組/pair學習活動的進行。小組討論時,只要前排的學生轉個頭,或將桌椅轉個向,就可以成為4人一組的小組討論位置;而pair的對話和討論,更適合在低年級實施。
ㄇ字型的位置安排創造「學伴」的相互關照,在學習上創造了比傳統教室利用視聽多媒體、板書等更為多元的文本。ㄇ字型位置利於小組討論,方便讓學生進行文本創作、符號表徵轉換,讓生生之間在口語和圖文等多重文本符號表徵之間轉換,這樣多元的文本轉換,創造了思考的可視化,深化學習的成效。這種多元符號表徵的轉換和分享,讓學生有機會創造並享受作品,表現認識與表達自我,和探究自我內在的聲音。
每一堂課,師生、生生之間創造了多元文本,進行共作、共構、分享,共同完成課程。這種多元符號表徵轉換的課堂可以培養教師的「作者性/原創性(authorship)」,這種「作者性」探究的課堂,讓課堂的學習充滿不可預測性、複雜性,讓學習變得奇趣無窮,從而深化了課堂真實的學習。
(三)   心理環境/視覺空間的轉變
ㄇ字型的位置創造了有如真實生活的對話環境,這種對話的言談讓說話者的身分獲得改變的機會。課堂中說者與聽者的身分並非完全清楚的區分,他們彼此都會牽涉對方。當師生/生生對話溝通的同時,透過行動參與,建構了課堂對話溝通的脈絡(contexts),但師生同時也被脈絡形塑。脈絡建構了課堂中的情境角色和關係、權力和義務,以及文化模式/圖像世界。
例如當教師不再課堂上滔滔不絕,改扮演在學生位置旁邊側耳的傾聽者,這樣說者/聽者的游移,改變了課堂言談方式,課堂的言談特徵從評價式的「IRE言談結構」轉為分享式的「對話結構」,課堂的師生關係改變了,權力改變了,心理的環境就具有了新的樣態;再者,當課堂中傾聽成熟了,習慣了,說者的音量自然變小了,傾聽者也將變得更為專注。這即是主體/脈絡間的相互型塑。
ㄇ字型的座椅,也創造了「去中心化」的心理環境,這種「去中心化」位置讓每位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中心。在ㄇ字型的位置,當學生有人在講話時,每位學生只要略為調整一下身體姿勢,就很容易讓眼神和說者有更多的交流,當聽者/說者之間的交流成為一種身體習慣時,傳統具備放射性焦點的視覺空間將轉換為多焦點輻射的視角空間。這種心理環境/視覺空間的改變,將影響師生對話所選擇使用的言談(包括音量),而師生選擇使用的言談將又反過來塑造課堂情境。
結論:
本文嘗試用學習共同體教室ㄇ字型的圖像世界來論述其背後的意涵。每個圖像世界是我們在學共實踐上簡化的理論,透過對每個學習共同體各種圖像世界的剖析、設問,期能讓學共實踐社群創造出更為多元、多聲的圖像世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悼念恩師---歐用生教授

日本濱之鄉小學脇坂圭悟老師五年級社會課公開課及議課的啟示